返回列表

貨期縮短已成常態 緊湊高效方為上策

時間:2023-09 作者:本報評論員
分享:

       今年以來,大家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客戶給的急單、小單、難單已經成為新常態。以往客戶給的貨期都在四十五天以上,如今有些客戶訂單從毛料采購到出貨,全過程隻有二十多天,生產周期隻有十多天,優衣庫的訂單則短至十四天。現實如此,我們唯有改變意識、簡化流程、應對挑戰——如何在短時間內優質高效完成,是對集團企業的重大考驗,也將成為集團未來發展的新機遇。

       首先,生產安排要精準。針對短交期訂單,一定要在生產環節實現全麵實時的工序產能掌握、各款產品的生產時間(尤其是瓶頸工序)管理,做到胸有成竹。在提前做好各個階段的生產計劃,並製定明確的目標管理策略基礎上,還要善於利用收發數據,更好地管理和優化生產過程;實時監控生產進度、設備狀態和工人效率等指標,確保各環節、各工序緊密相連、避免產生無謂浪費;有效地進行生產和調度控製,確保目標管理和生產進度的實施。

       其次,流程銜接要緊湊。緊迫的貨期再分攤到各個工序,時間更是有限。從毛料進廠、複辦、生產到出貨,隻要一個環節拖延堵塞或因為質量問題返工回頭,都會給後道工序帶來巨大的壓力,影響準時交付。因此在生產管理上,各公司要加強對各工序生產力和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緊密銜接,在實際操作中,集團幹部職工一定要有完成任務的緊迫感和責任感,既要對本工序負責,也要對上下工序負責,貫徹三不原則,樹立“零缺陷”意識,做到“一次把事情做對”。隻有這樣,才能真正實現流程的緊湊順暢、優質高效。

       最後,越是困難的事情,我們越要認真對待。各級管理人員一定要多到現場去觀察、去想辦法。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,坐在辦公室裏看報表和數據,是無法真正感受到員工的工作狀態和所麵臨的實際問題的。隻有親身到一線去,才能更好地觀察流程是否順暢、員工操作是否規範,才能及時發現潛在問題,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,避免問題的擴大化。

       短交期訂單已成趨勢,直麵考驗、正確應對才能求生存、謀發展。集團廣大幹部職工一定要從我做起,從點滴做起,通過每個人的努力和共同合作,通過精確的計劃、有效的數據管理和高效的現場調控,應對短交期訂單計劃的挑戰,提升生產效率,做好做精產品,確保準時交付,以此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,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