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版 封麵
正文
墜膊款的工藝改善

智造進行時      南江 淩 帆

       要控製好成本,離不開品質與效率的控製。那麽怎樣有效降低質量問題、提高效率呢?工藝改善是毛衫工廠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,也是降低製造成本很重要的一個途徑。當然,我們必須嚴格根據工藝標準來作業,並在生產的過程中對異常數據(效率和品質)進行分析,尋求最佳的工藝方法,堅持不斷改良工藝的原則,求得一個最合理的作業方式。在此基礎上形成工藝標準,遇到類似問題就可迎刃而解,避免不必要的浪費。

       剛好這段時間和兄弟廠的同事探討一個問題,就是墜膊款式的前後幅膊頭鏟針轉數較多,織片經常要分3-5次落紗鏟針。這樣操作會產生較多問題,如織片次片率高、縫盤鎖眼慢、漏眼多、拆紗困難、線頭多、分段交接位置鬆孔等,造成織片、縫挑效率較低,且膊頭漏眼、線頭品質問題發生率居高不下。對此,我分享了南江的改善方法,並對其改善思路進行詳細分析。

       傳統墜膊款的鏟膊做法因鏟針轉數較多,導致電腦橫機必須分段落紗才能完成編織,且紗咀的循環問題還必須織一轉尾單邊。

       此前,我們的固有思維限製了解決辦法的思考,都覺得自從有電腦橫機就一直是這麽做,哪怕問題比較多,也沒有其他做法了。直到我們承做了一款女裝V領墜膊直夾長袖的大貨,正翻單約有2萬件,前後幅膊頭分了4段落紗鏟針,中期衫膊頭線頭的品質問題被九游会老哥俱乐部QC投訴,告誡此客戶對手工問題是非常嚴格的,一定要改善。因為此款大貨件數較多,靠手工來控製顯然不合理,還存在被客人投訴造成大量返工的風險。所以,已織片的大貨就要求縫挑做好品質控製,未織的大貨則要想方法解決,以杜絕品質問題,並也要解決此做法生產中所產生的問題。

       經過多次的測試和探討,我們決定在織片鏟膊位置增加一把紗咀,將1轉尾單邊更改為半轉,挑撞不用拆底紗,這樣子就能很好的解決線頭的問題。但是這個方法隻能解決線頭的品質問題,卻不能解決織片次片率高、縫盤鎖眼慢、漏眼多、拆紗困難、分段交接位置鬆孔等問題。此方法顯然不是最佳的工藝,所以隻能再次尋找更好的方案。

       再次經過不斷探討,最後決定嚐試用織片將前後膊頭位置進行套針織法。經過多種套針方法測試,主要在兩種方法選擇。

       第一種是全部套針,這種方法織片增加時間較多,且不穩定,次片率也較高。

       第二種是最後一段留著落紗,前麵幾段落紗用套針織,鏟一轉套一次,織片增加時間少,且穩定,外觀美觀度也能OK。大家一致認為第二種是最佳的工藝方法,經過了10打大貨的測試,此方法確實可行。

       以此款為例,前後膊頭改套針織法後,每件織片時間增加3分鍾。但是膊頭造成的次片率從5%降低到0.3%;縫盤節省鎖眼8元/打,挑撞節省拆紗、勾線頭4.8元/打,並且杜絕了漏眼、線頭、分段交接位置鬆孔等品質問題。這樣子綜合計算下來,此款大貨一打節省成本約10元。


9.jpg


       所以,尋求最佳工藝,是需要不斷地嚐試新的作業方式,改變固有思維來突破瓶頸。通過工藝改善有效降低品質問題、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,這是控製好生產成本非常直接的方式。我們最怕的是用傳統思維和經驗,然後放棄了很多看似不可行的方法,最後靠一線生產人員去克服解決,浪費了大量人力和成本,還增加了品質的風險。像類似墜膊款鏟膊位置更改為套針織法的案例,是改變固化多年的工藝方式,利用機械代替手工,讓其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。工藝水平是我們生產成本的底線,如何做好改善,對成本控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。